凤凰体育- 凤凰体育直播- APP噩耗!身价百亿却一生吝啬的大佬去世后把巨额遗产给了14亿人

2025-10-07

  凤凰体育,凤凰体育直播,凤凰体育APP“钱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”这句老话,在田家炳老先生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。你听说过有富豪把自己捐成“穷人”的吗?不是破产,不是被骗,而是主动把百亿身家捐给了教育,自己却过着近乎“寒酸”的生活。这事儿,就发生在咱们身边,主人公就是被誉为“中国百校之父”的田家炳。

  田家炳,这名字听起来普通,但他的经历可一点都不普通。16岁那年,他因为父亲病逝,不得不辍学挑起家里的大梁。想想看,我们16岁的时候还在干嘛?他呢,已经接手了父亲的瓷土行,开始在商海里摸爬滚打。

  18岁,他就在越南创办了自己的瓷土公司。那时候,他不仅要应对殖民政府的敲诈,还要提防黑社会的威胁。但他硬是挺过来了,还成了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。这魄力,这能力,不服不行!

  可惜好景不长,日本占领广东汕头,瓷土运输的海上通道被切断,他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泡汤了。但他没灰心,带着仅有的积蓄跑到印尼,从零开始做橡胶生意。二战结束后,他抓住机遇,创办了超伦树胶厂,首创轮胎生产线,

  再到后来,他转战香港,移山填海建人造革厂,产品远销东南亚。到1980年代,他的工厂已经是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大的人造革制造厂,他也因此被誉为“香港皮革大王”。那时候,他的财富和社会影响力,已经和李嘉诚等顶尖富豪不相上下了。

  按理说,到了这个地步,他应该享受享受人生了。但田家炳不是这样的人。巅峰时期,他做出了一个震惊整个香港商界的决定:他要捐出自己的八成财富,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,专门用于教育慈善。

  这可不是小数目,他捐出的可是价值10多亿元的4栋工业大厦!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,全部用于公益事业。他说,他要在中国的人才培育上重投巨资,让祖国真正强大起来。

  为了这个目标,他65岁就把化工厂交给了儿子们经营,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教育慈善。从幼儿园到大学,他全面覆盖,尤其重视师范教育。他说,办好教育必先培训教师。于是,他在全国多所师范大学捐建了田家炳教育书院,培养教育英才。

  田家炳的善举,可不是说说而已。企业遇到经济危机时,为了兑现捐款承诺,83岁的他竟然把居住了37年、市价过亿的九龙塘别墅以5600万港元的超低价售出,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22所中小学。

  而他呢,带着太太租住小公寓,开窗就能望见曾经的家。谁又能想到,这位身价百亿的老先生,晚年居住的公寓房租竟然是他最大的支出。

  即便如此,他还在2003年为帮香港高校争取配对资金,不惜贷款600多万港元捐给高校;2005年又售出13万平方米的田氏广场,所得近3亿港元也捐给了学校。

  田家炳的善举,让无数人感动。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学子都感恩他的大爱,因为他的帮助,无数学子走出了大山,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,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
 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,把自己从富豪圈“流放”到平民阶层,甚至连一家人连像样的住所都没有。他说,自己早年辍学的遗憾让他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执念,他想为教育做一点点小事。

  或许在他看来是小事,但他捐的金额可是以亿为单位的。这样的魄力,又有几人能够拥有?

  最终,老先生在99岁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世界。他的长子发现,老先生最昂贵的行头竟是两套穿了40年的西装,而这全是1960年代定制的。

  这就是田家炳,一个从“皮革大王”到“百校之父”的传奇人物。他的一生,节俭而伟大,用行动践行了“兴国之道在教育”的信念,更用一生节俭诠释了大爱的真谛。

  他走了,但他的精神永存。他值得我们永远致敬与怀念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田家炳老先生就像一股清流,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富有,什么是真正的大爱。他的故事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凤凰体育- 凤凰体育直播- 凤凰体育APP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